第二十二章:燃眉之急-《大隋废太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陛下……圣明!
    是臣思虑不周了。”
    对于杨坚几乎没给李纲留下第二条路的问话,李纲在心中犹豫了许久,终究还是化作了无力二字。
    诚然,这条精练新兵的路确实没有人走过,没有先例可循。
    可这世上的哪一条路,是天生出来的呢?
    连尝试都不尝试就说此路不通……这分明就是不想!
    对于李纲的识趣,杨坚笑了笑,道:“兵部能提出新的想法,总归是好的,右丞不必自责。
    至于这征讨林邑国,所需的后勤粮草以及开拔之资……兵部可有想法了吗?”
    李纲在心中叹了口气,向杨坚拱手道:“回陛下,臣以为,如果不动用义仓和官仓的话,那想要筹措出这笔军资的话……
    或许可以效仿汉朝武帝,将盐铁收归官营之故事。”
    “盐铁官营?”
    杨坚先是一惊,随后眯眼看向一脸正容的李纲,沉吟不语。
    他本来还奇怪,为什么李纲呈上来的文折上面,对大军征讨这一方案的后勤计划一字不提。
    现在得李纲当面这么一说,他才反应过来,李纲居然打上了盐铁的注意。
    盐铁之利极为巨大,若是真能将天下盐铁尽数收归官营,别说征讨林邑了,便是日后对突厥,高句丽的用兵,也是极大的助力。
    可同样,想要做到这一点,却也并不容易。
    北朝历代君王哪一个不对这盐铁之利眼馋万分,可即便强如周武帝宇文邕,最后也没敢真的对这方面动手。
    现在李纲居然提出这点……
    杨坚甚至怀疑,李纲是在倒逼自己采取精练新兵的方案。
    可如果忽视掉将盐铁收归官营的困难,单说若真在自己的治下,能够解决隋朝这么大的一个麻烦……
    青史之上,自己岂不是又要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?
    一念至此,杨坚的心竟有些蠢蠢欲动起来。
    “李右丞,此法……真是兵部所想?”
    杨坚的目光中带着审视,李纲知晓这里面的利害,此时也不敢胡诌,只是道:“回陛下,此法并非兵部商讨出来的结果。
    而是……臣和齐王殿下的大胆之言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