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:下策-《大隋废太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嘉乐堂外,李纲已经离开。
    杨勇衣着一身亲王九旒九章紫衣袖手而立,在他身旁,高盛道和杜如晦两人正恭敬地站着。
    “殿下,李长史那边……可有进展吗?”
    高盛道率先出口相问。
    对于李纲此人,高盛道也是极为了解的,如果杨勇真的能让李纲全心全意支持他们,那绝对是一个极好的消息。
    杨勇摇了摇头,目视着前院的穿堂门,轻声道:“李长史乃是谋国,谋天下,谋社稷之良臣。可惜……
    还是有些浪漫。”
    听得杨勇最后对李纲的评价,高盛道眼神一暗,不由地轻叹了口气。
    此时的浪漫指的并非是后世的浪漫,而是类似于心中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    李纲是朝中老臣,一心想要稳定朝局。
    在他眼里,他这个齐王府长史的作用,是教导杨勇如何做好一个齐王,以后在封地可以更好地教育治下的百姓,为大隋的伟业添砖加瓦。
    而不是去帮助齐王成为太子。
    最起码,现在不是。
    虽然在杨勇和高盛道的眼里,杨勇这位如今的齐王,要么坐上那九五至尊的位置,要么就是无可避免地成为杨广的刀下亡魂。
    只有这两条路可以走。
    但在李纲的眼里,他还是觉得,杨勇和杨广有着共存的可能。
    在这份可能性还存在的前提下,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,李纲也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来。
    所以,现在想要直接拉拢李纲成为杨勇夺嫡的可能性,极低。
    但这并不代表杨勇要放弃李纲。
    相反,对于李纲这种中立党,杨勇还得在日后去不遗余力地刷好感。
    只有在潜移默化之中,让李纲知晓,自己如果当上了皇帝,要比杨广更合适,对这个天下也更有益处。
    日后在自己和杨广彻底撕破脸皮,在李纲心中那份微乎其微的冀望彻底破灭的时候,杨勇才能确保李纲会偏向自己一些。
    最差,也不会倒向杨广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