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节 临位-《明耀四方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坐在九层台阶后面的龙骑上,张新打量张五典。
    目前,他是这南都城中,资历最老的前朝老臣之一。
    “先祖建文帝!”张新朗声道,“当初,为天下太平,不愿与永乐帝争天下,改名张三南下浙省,与当地民女王氏结婚生下张力,张力成人后与当地民女周氏结婚生下张宏....”
    张新滔滔不绝重复早前编好的身份来源。
    “四代人之后,因为天灾从浙省迁往福州,之后在广州府落地生根,一直到今天。”
    张五典跪在下面听的头大,整整十几代!
    这是好事,对于他和很多忠于明朝的普通人来说,只要张新愿意承认‘明’,一切都很好。
    张新不知伏身跪地的张五典想法丰富,铺垫完前凑,直奔主题道:“我欲在这南都称帝,这件事情,你能办好吗?”
    虽然猜到张新早晚会称帝,可当它真实发生,心里多少有些替朱由校感到惋惜。
    “臣可以办好,”张五典朗声问,“请问殿下有没有喜欢的年号?”
    “年号?”
    万历、泰昌、成化、天启等等诸如此类。
    张新把头摇摇头,感觉没意思,“以后永远废止年号使用,按公元历计算即可,乱七八糟,看着头疼!”
    换花听语爷爷跪在下面,估计会立马跳起来表演人头碎大石。
    张五典处事灵活一些,不会死嗑,又问,“六部官员人单是否已有?”
    “没有六部,”张新胸有成竹道,“设三省,中书省(决策草拟)、尚书省(执行)、门下省(审核);
    尚书省下设八大总司;
    财务(税务)总司,民政(教育文化)总司,农业(交通水利)总司,海关(外贸)总司;
    防务总司,法务总司,巡捕总司,以及科学研究院;
    特殊时期,具体人选皆由我指定,基本是在大都城现在十一司衙门基础上扩充。”
    张五典心脏抖抖,如此好像没他什么事。
    “殿下,”张五典又问,“如此许多总司,下沉到基层,会不会造成官员太多?”
    “不会。”张新解释道,“县,设正县令一名,副县令根据情况不同设三到六名;
    副县令不是米虫,他们要么主办司法审案,要么负责巡捕查案;
    还有财务税收、农业水利、教育文化等等工作,具体由中书省拟定决策。”
    “殿下....”
    张五典问题很多,张新一一解答。
    结果他发现,无论中书省(决策草拟),还是门下省(审核),皆由张新指定的人担任。
    哪怕是县令、副县令,张新也有人。
    这相当牛哗!
    张五典想不通,张新哪来如此许多备用人选。
    文官储备充足,武将更是不用他操心。
    最后,张五典问,“登基当天,皇后是否一同参与登基仪式?”
    “自然!”
    这是巩固陈晴儿地位的好机会,张新不会错过,“陈晴儿半个时辰前刚到南都,她是皇后;
    登基仪式几天可以完成?”
    “大概四十天,需要准备事项极多,还需挑选黄道吉日。”
    张新脸上露出一抹微笑,拍板道:“一切从简,三天后大年初一,日子正好,就这么决定!”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