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0章 横河桥许家-《捡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王小涛点点头,也就没有拒绝。

    几乎是在老者接过骨牌的同时,现场就有人,认出了老者的身份。

    “您是,杭城的杨老?”

    老者微微一笑的点了点头:“正是老夫。”

    “没想到,真的是许老!”

    许家,不是天都城的大家族,而是来自杭城的超级世界。

    若要说起晚清民初杭城,名门望族是绕不过的一个话题。

    对于这段时间杭城的名门望族,民间有“八大姓”“四大家族”之类的说法,流传着种种饱含艳羡钦佩的故事。

    清朝最后一科举人钟毓龙《说杭州》中曾例举七家:横河桥许家、头发巷丁家、双陈巷高家、状元弄郑家、岳官巷吴家、木场巷叶家、柴木巷万家,皆按这些望族所居街巷而命名。

    除此,金洞桥徐家、东山弄钟家、元宝街朱家、骆驼桥王家、崔家巷杨家等也曾盛极一时。

    眼前这位老者,正是横河桥许家的许老爷子,虽然如今已经退出家族企业的管理层,每天就是满世界跑着搞古玩,捡漏玩。

    可人们提起杭城横河桥许家,首先想起的,还必须是这位老爷子。

    根据许氏总谱记载,横河桥许家自富春迁至钱塘后,以种茶为业,最鼎盛的时期,是在清末明初,之后虽然逐渐走向了没落,但最终还是重复了昔日的辉煌。

    从乾隆三年许家立家开始,到光绪二十九年的一百六十五年间,许家一共出过九位进士,二十五位巨人,秀才监生更是不计其数,以至于当时浙省考场,一直流传着“无许不开榜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由此足见许家在巅峰时期的辉煌!

    作为曾经横河桥许家的掌舵人,带领许家在新九州成立后,继续延续许家辉煌,并且创造更高辉煌的许老爷子,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。

    圈内有名的收藏大家,不止是在杭城,乃至是在整个九州,甚至是世界收藏圈子里,都有着极高的地位。

    “小伙子,咱们借一步说话。”

    认真打量了一番骨牌厚,老者示意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可以。”王小涛点点头,招呼三女一起。

    走到一个,不被人群包围的地方时,许四海这才示意的举起手中的骨牌道:“小伙子,这东西多少钱收的?”

    “一万。”王小涛随口回了一句。

    嘶!

    许四海虽然早就猜测到,会是这样一个结果,可当真正听到王小涛亲口报出捡漏价的时候,依旧是忍不住,倒抽了口凉气。

    “这样,我出两万块钱,这东西我收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卖。”

    “小伙子,转手就多赚一倍的钱,这可不是谁都能遇到的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别介,这种好事,还是留给别人吧。”

    王小涛说着,就要将骨牌拿回来。

    然而手刚伸出去,许四海就着急的缩了回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