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91章 后怕!-《大汉第一太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迁去了淮南,母后,应该不会再铁心要杀老三母子······”
    “等老三正式迁王淮南,赵王,就得老八去做······”
    “嗯······”
    “赵国相、赵王太傅、赵中尉、赵内史······”
    在刘盈冒死推动下,刘如意迁王淮南一事,早已在先皇遗诏颁布时成为事实。
    在刘如意迁为淮南王之后,空出来的赵王之位,大概率就要落到还未封王的老八刘建头上。
    而老八刘建的年纪,几乎不比刘盈刚出生三个月的的长子刘恭大多少······
    即便被封为赵王,刘建就国,也起码得等个五年,刘建年满六岁,才能成行。
    这就意味着未来五年的时间,整个赵国,都要掌控在赵相、赵中尉、赵内史,以及赵王刘建尚未确定的‘王太傅’手中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‘赵王统掌北墙防务,有事可先调兵而后奏’的特权,也并不会因为赵王从老三刘如意变成老八刘建,而发生哪怕一丝一号的变化······
    “必须要加快脚步了!”
    想到这里,刘盈只面色一沉,藏在衣袖下的手紧紧握成拳,旋即重重锤在了自己的大腿上之!
    试图染指兵权,却又被季布阻止后,吕雉必然不会再轻易重提此事。
    准确的说,是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,太后吕雉,不可能再展露出丝毫染指兵权的意图!
    而半年后必将摆在朝堂之上,摆在朝臣百官面前的赵相、赵内史、赵中尉、赵太傅四职的任免问题,就将会成为了吕雉顺理成章的使吕氏染指兵权的良机。
    ——如果刘盈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的话,这四个职务,起码会有二到三个,直接落到某个姓吕的外戚头上!
    再往后,便是‘赵王年幼,不便就国,暂居长安’,赵国政务、军务,皆由这几个吕氏赵相、赵内史、赵中尉掌控。
    反观刘盈,明知老娘会这么做,却根本没有丝毫办法去阻止······
    “唉~”
    “老爹啊老爹······”
    “咋就没再多撑两年呢······”
    “——早两年生朕也好啊?”
    面色低沉的想着,刘盈只略有些焦急地用手指磕了磕车厢,示意速度加快。
    对于吕雉,或者说对于整个朝堂,此时的刘盈,都没有丝毫办法。
    无他:年未壮尔。
    但幸运的是,这一世,刘盈通过自己的努力,总算是在继承皇位之后,保留了对少府的影响力,和部分掌控力。
    既然对于眼下的事,刘盈没有能力去阻止,那刘盈也只能将注意力,尽量集中在为未来之事筹谋、布局之上。
    而在成为皇帝之后,刘盈在不引起老娘警惕的前提下,唯一能在军方事件影响的方式,便是少府了。
    这,也正是刘盈此行的原因:视察少府某些机密项目的进度,并酌情下达加快进度的命令!
    至于刘盈散朝后就直奔少府,引来朝臣百官争相议论‘天子年幼,血气方刚,脾性刚直’,倒也正中刘盈下怀。
    ——在没有掌握足够的能量、没有达到足够保护自己的高度前,比起‘老谋深算’‘少年老成’,还是‘愣头青’的人设,更适合如今的刘盈一些。
    自然,对于自己的举动,被百官理解为‘这愣头青还没死心,想去少府撒撒心中的火’,刘盈也是乐见其成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阳城延在朝议之上提出的‘弓羽箭矢储备严重不足’的问题,也需要刘盈亲自前去弄清楚。
    ——作为一个有过军旅生涯的皇帝,刘盈实在是不太敢相信:富拥天下的汉祚,如今居然只剩下不到一百万支弓、弩箭矢!
    如果事实不是这样,那刘盈要好好问清楚:方才朝议之上,阳城延为什么要那么说。
    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······
    “呼~”
    “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阳城延到手的彻侯之爵,恐怕就要再次不翼而飞了······”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