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75章 前世仇,今世报-《大汉第一太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刘盈尚还记得,在前世,曹参也大概是这个时间重回长安,担任御史大夫。
    在彼时,天子刘邦、丞相萧何或许也曾评估过曹参。
    只不过当时,刘盈什么都不懂,只当是老爹在给自己培养班底,对曹参可谓是交根交底,就差没明说自己是穿越者了!
    结果曹参可倒好,在刘盈面前是贯彻如意‘啊对对对’‘啊好好好’,回过头,在刘邦面前就是两句‘太子年幼’‘太子纯真’‘暂不可堪大任’······
    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,刘盈前世,直到老爹刘邦驾崩,都没能拿到两枚玉制虎符中的其中一枚!
    ‘太子暂时还是个愣头青,不能掌权’,也自此逐渐成为了整个朝堂的共识。
    而这一世,当曹参再次在自己面前‘啊对对对’‘啊好好好’的时候,刘盈的心中,却对曹参涌现出了无限恶意。
    ——你不是喜欢做双面人、喜欢‘后发制人’吗?
    那我就逼你开口!
    老爹、萧何都还在,谁做下一个丞相还两说,我看你还敢不敢做缩头乌龟!
    很显然,刘盈的反应,完全出乎了曹参的预料。
    准确的说:刘盈这番举动,比曹参预想中最糟糕的结果,都还要糟糕不止一点半点······
    毋庸置疑的是:曹参的盘算,几乎没有一丝一毫逃开刘盈的火眼金睛。
    但对于此时的曹参而言,刘盈出乎预料的‘成熟’,倒还尚在其次。
    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在于:作为‘准丞相’,曹参无论如何,都是不能对‘内史是否应该任命’这一话题,发表任何看法的!
    首先,作为萧何的继任者,如果曹参表示‘应该任命内史’,那就是承认自己无能。
    ——萧何都能自己‘兼任’内史,你曹参怎么就不行?
    不管为什么不行,只要不行,那就是你曹参不行!
    可若是表示‘不应该任命内史’,那曹参就又会落入另外一个怪圈。
    ——萧何不任命内史,那是人家厉害,而且可靠;你曹参都还没做丞相呢,就想把内史扒拉进自己碗里,全掌朝堂的同时,还要把关中攥在手里?
    嘿!
    这将来,主少国疑的,你一个德高望重的丞相,还威压朝堂、手握整个关中······
    你想干什么?
    所以,早在得到刘邦‘商量一下九卿任命’的指令时,曹参就下定了决心:无论如何,都绝对不能提内史!
    但偏偏刘盈也不提内史,这就让曹参,顿时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。
    ——得了天子刘邦‘商量九卿任命’的指令,那曹参,就肯定要把所有位置的商议结果带到刘邦面前。
    可刘盈不提内史,或者说不经意间‘漏掉’了内史,就只能由曹参开口‘提醒’。
    这下好了。
    不提醒可倒好,一提醒,问题又被刘盈像踢蹴鞠一般,原封不动得踢回给了曹参:平阳侯觉得该怎么办?
    被刘盈的‘透视挂’冷不丁一偷袭,曹参一时间阵脚大乱,竟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    也正是在曹参踌躇两难之际,刘盈的一番话语,终是为一场跨越前生今世的‘恩怨’,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。
    “平阳侯得父皇信重,更萧相国亲言‘可继为汉相’,于朝政之事,总当有些己见?”
    “若不如此,待来日,平阳侯身汉相之贵,食丞相万石之禄,岂不有负父皇之信重?”
    似是毫无恶意的道出此语,就见刘盈浅笑着起身,望向曹参的目光中,却隐约带上了一抹出奇热烈的畅快。
    “须知纵父皇,亦不敢听信腐儒‘垂拱而治’之谬言,而宁不为此僚口中之‘圣天子’。”
    “平阳侯身彻侯之爵,食邑万余户,又起丰沛而从父皇左右,更将任汉相之贵······”
    “——总不至连‘担当’为何物,亦有所不知之地?”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