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投资眼光-《九叔之茅山真传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是瑜陀在界海之中探索多年,从一片又一片破损的世界之中,提炼出来的世界之根,从而练指出来的。
    每一个都如同一方初开的世界。
    每一次品茶。
    仿佛是在经历一场开天辟地。
    这东西,哪怕是对他们这种级别的人物,那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。
    可惜由于这东西太过难得。
    整个异域之中也就只有瑜陀有着这样的本事。
    所以说。
    几乎很难流传到外面去。
    就连安澜,也就只有瑜陀高兴的时候才能喝到几次。
    毕竟他们两个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,几乎已经超越了常规上面的友情。
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    “道友明白就好。”
    四个人在九天之上盘坐,望着下面的芸芸众生,瑜陀忍不住大笑道:
    “道友成道晚。”
    “自然没有见过面前这两位。”
    “本座虽然天资愚钝,但是却也占据了证道早的好处,所以这才比道友多懂那么一两点儿。”
    随手泡着手中的茶。
    瑜陀十分随意的将茶水分泡在四人的面前。
    这时候。
    那一杯茶水,似乎才是真正的显现出了他们的作用。
    在那母指大的茶杯之中,演化出万里山河,世界生灭的变化,甚至还有生灵在其中咆哮。
    好像要冲出来一般。
    水面平静无比。
    那拇指大的茶杯里面,仿佛蕴含着一个完整的世界!
    林峰与玉竹两个人就这么静静的喝着茶,然后看着四面八方,似乎是在欣赏风景。
    毕竟真说起来。
    林峰他们两个还真的属于那种老古董。
    看着林峰他们两个的表现。
    瑜陀也是不再卖关子了,开始讲起了林峰他们两个曾经的辉煌:
    “当初帝落时代之后,我们都是一群处于时代间隙之中最早的一批人。”
    “而在这些人之中,除了养鸡的还有屠夫他们,你面前的这尊存在可以排在第一。”
    “只可惜,当年敌人太多。”
    “再加上无数同级别的人物封锁天地,擒拿一切因果。”
    “所以说,在那之后证道的仙王,自然也不明白当时的秘史。”
    一边这么说着。
    瑜陀似乎指点似的说道:
    “安澜,在我们此方大世界之中,你可以说是天资最高,也是最年轻的了。”
    “所以你的某些定位也应该要发生改变,兴许未来你还有能够触摸到帝位的可能。”
    “所谓的机缘,也不过是我等一个普普通通的好处罢了。”
    “界海才是万灵的归宿!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瑜陀似乎有些意兴阑珊。
    当然。
    他也是很快就恢复了自己的心态,毕竟怎么说,他也算是最古老的那一批仙王了。
    虽然实力不拔尖儿。
    但是见识那也是杠杠的!
    不过,还没等安澜在心中继续想着什么,瑜陀又接着开口笑道:
    “两位道友不用着急。”
    “咱们同一时代的人,不是在战争之中消亡,就是已经谪落界海。”
    “当年参与围攻道友的那些人之中,很少有人活下来,更何况道友既然来到了此方世界。”
    “那我们自然不能含糊。”
    “更何况,这个时候就算是他们来了,两位道友也能够安然脱离吧?”
    看着面前两个在上古时代,打下赫赫威名的家伙。
    哪怕是瑜陀。
    此刻也不由得有些头疼。
    毕竟这两位在上古时代,那可是真的搅屎棍儿啊。
    天不怕地不怕。
    也就是后来大部分人都进入界海了,要不然的话,瑜陀还真不敢做主,将这两位放进大世界之中来。
    一听到自己的事儿了。
    林峰这才有些恍神的说道:
    “我们两个修为还没有恢复。”
    “所以自然想要借贵宝地来修行一段时间。”
    “何况,仙界之中的情况,道友并不是不知道,本座与他们关系不太和睦。”
    “所以说,我们两个这才有求与道友啊。”
    一边说着。
    林峰与玉竹两个人,有默契似的一起端着茶水喝了一口。
    看的瑜陀都忍不住抽抽。
    输人不输阵。
    今天就算是把东西全都喝出去了,也不能把安澜和瑜陀他们两个的面子丢了。
    不过,看着这两个家伙如此不客气的样子,瑜陀也是忍不住的心脏在抽抽。
    还是如此的没脸皮。
    就是滚刀肉本肉了啊!
    “嗖!”
    瑜陀一挥手。
    一道又一道的光芒从他的手中射了出去。
    四面八方都有。
    速度超越了极限。
    好像是将某一个消息发送出去一半。
    等到事情解决了,瑜陀这个时候才开口说道:
    “两位道友,事情本座已经安排好了。”
    “如果两位不嫌弃,自然也可以在本方大世界之中好好的修养发展。”
    “如果两位有心思的话,我们可以单独划出一片禁区,供两位修养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