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条街的人才-《九叔之茅山真传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让狼咬俺的屁股就罢了。”
    “你竟然还专门儿让那小船儿漏了好几个洞,这么有有针对性的针对。”
    “你是不是以为俺傻?”
    老胡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。
    直接就冲散了老张刚刚有一些沧桑,甚至于悲凉的心境。
    看着来救他的老胡。
    还有跟在他身旁,仅仅让老张看了一眼,便心神发颤的两个人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。
    这两个人之中,还有一个是曾经陪他们聊天儿打屁,喝豆腐脑的年轻人。
    作为普通人的时候。
    他只觉得林峰气度不凡。
    但是当他真正的走上说书聚念,笑看人生这一步的时候。
    他才恍然发现。
    原来只有他自己是井底之蛙。
    他原本以为,自己也已经超脱了一个普通人的角度,用一种旁观者,局外人的姿态来观察整个世界。
    现在他才明白。
    原来他一直都是井底之蛙。
    他看向林峰。
    此刻的林峰在他的眼前,犹如煌煌大日一般,压迫的人不敢直视。
    还有他身旁的那一位。
    雷霆耀世,恍若再世的九天雷霆普化天尊一般。
    威严尊贵超凡脱俗。
    这才是资本!
    算起来,他才仅仅是一个踏入修行境界的小萌新而已。
    原本刚刚被冲散的那种心境,此刻却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,甚至还有一些惭愧。
    艹!
    什么他妈无敌的孤独。
    我他妈竟然还为死了这么多人操心。
    我他妈还想着背负一切。
    这都是我的一厢情愿。
    外面的大佬都还没说什么呢,他就一个小萌新小蝼蚁,哪有什么资格背负一切?
    这一刻。
    老张明白了自己的稚嫩。
    忍不住想在自己的脸上扇一巴掌。
    过去的自己有点儿飘了。
    “正好咱们也出来了。”
    “此行回去的路上,也没有什么好玩的。”
    “不如老张你讲讲,你在这村子之中的经过如何?”
    “也让我们了解了解,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,竟然能够让你领悟桃花源这等千古绝唱。”
    林峰对于老张的遭遇十分好奇。
    毕竟。
    时势造英雄。
    如果没有外界条件的逼迫的话,老张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。
    再加上刚刚一出现在现实情况之中,他就已经打量了四周。
    整个村落空荡荡的。
    死寂一片,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机。
    整个村落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鬼村,那几缕青烟,不过是村子之中一直燃烧未灭的烟火罢了。
    “那好。”
    “既然如此的话。”
    “那就得从头开始了。”
    老张点了点头,便开始将他从城中来到这城外村的经历娓娓道来。
    原来啊。
    老张来这城外村,是接到了自己曾经一个朋友的帖子,说自家孩子多么的聪明伶俐。
    而十分的巧合。
    当初老张也去过自家朋友的家里,当初老张遭难的时候这位老兄弟曾经还帮过他。
   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。
    就算是这孩子是个普通人,脑子不算是太灵活,老张也得保他有一门技术,从此以后衣食无忧。
    更何况。
    这孩子从小看着就机灵,长大之后更是被他父亲一阵夸耀。
    老张这才按照找到一个真正的,能够传承一脉的关门弟子的态度,来这城外村找小徒弟。
    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。
    当他在小桥上面走过,来到村子之中的时候,发现整个村子竟然给他了一种奇怪的感觉。
    因为。
    原本应该十分残破的城外村,竟然十分神奇的有了几许的烟火气。
    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,都十分有朝气的,在村内村外忙忙活活,里里外外的干活儿。
    颇有一种战乱之前,安静自在的小农经济的感觉。
    但奇怪就是奇怪在这儿。
    因为根据老张所知,整个城外村年轻一辈儿,要么出去闯荡要么已经死在了外面。
    大部分人是绝对不会回到村子里的。
    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疑点。
    这时候老张警惕了起来,他观察着四面八方,想要找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。
    想想也对。
    虽然说老张是一个文人。
    但是读书使人明智。
    老张他可是讲历史,讲神鬼故事方面的大拿。
    而但凡历史。
    比如说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的。
    里面都充满着各种权谋,阴谋诡计,还有策略兵法。
    能够开阔人的眼界。
    潜移默化的对一个人进行着改变。
    所以说。
    一个现代人来到古代,只要不搞什么幺蛾子,入乡随俗的话,基本上也算是能混的可以。
    毕竟见识摆在那儿了。
    古代的时候,一本普通的兵书,都可以当做一个将门家族世世代代的传承。
    更何况看过上百集连续剧,听过水浒传三国演义三十六计七十二兵法,各种各样宫斗乱斗的现代人了。
    但这一切都有个前提。
    那就是你能够入乡随俗,真正的把自己当做这个时代的人。
    别时不时的就来一个苍天已死黄天当立,或者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。
    你没那个本事。
    病从口入祸从口出。
    嘴炮可是容易死人的,古代可是一个以言论获罪的时代。
    尤其是大清。
    说个水字都觉得你不尊重大清,你还想怎么生活?
    有点儿扯远了。
    继续来讲老张。
    正发现有疑点之后,这老张又心中留了一个心眼儿。
    就开始住在自家老大哥家里有一边考察着这孩子,一边观察着到底出了什么事情。
    嘿!
    当他晚上出去溜达的时候。
    这才发现了事情不大对,甚至于让他整个人背后一凉。
    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,整个人恨不得打了一个大大的寒战,体温都降低了几分。
    至于说为什么。
    就是他在村庄门口,看着了一个周在那里磕烟袋的老大爷。
    看到的一瞬间。
    吓的老张一下子差点儿把烟卷儿塞到鼻孔里面去。
    好家伙。
    怪不得总觉得那老人家眼熟呢。
    原来那不是二十多年前,自家老大哥他二大爷吗?
    而且更渗人的是。
    他明明记得,他当时在这老大哥家里借住的时候,他家的二大爷已经离开人世了。
    而且。
    由于整个村子里只有他一个读书人。
    还是他给写的挽联呢。
    可谓是生的悲剧,死的低调。
    顺便还客串了一把迎宾先生,那一次也算是他人生真正的开端吧。
    毕竟。
    自那以后他发现,当一个读书人不赚钱。
    出去说书有钱赚。
    而且还能赚不少呢!
    谁能够忍受得了这种诱惑呢?
    在金钱的诱惑之下,老张毅然决然的踏入了说书这个行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