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足见秦王对千里马之重视。 虽然,郎中令只买了一具千里马的骨骼回来,而且,还花费五百金天价,但是,秦王却重赏了郎中令。 …… 当日,秦王五百金买马骨的事情,便在咸阳城传的沸沸扬扬。 街头巷尾,茶楼酒肆都在议论。 五百金市马骨的事迹,可比求马令有用的多。 毕竟,许多百姓大字不识一个,没事是不会去关注什么王诏的。 但五百金市马骨之事,却能成为他们茶余饭后,吹牛打屁的谈资,不识字也能唠唠。 所以此事,以风卷残云之势流传开来。 就算你不想听,这些消息也会钻进你耳朵。 许多马贩子其实早就知道求马令了。 但是他们将信将疑。 毕竟,秦国国风淳朴、崇尚节俭,秦王室向来也如此。 所以求马令出来时,马贩们对秦王欲高价求购良马之事,并不上心。 不过今日,听闻五百金市马骨的事迹后。 他们上心了,非常的上心! 天下熙熙皆以利往!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?! 咸阳马贩们纷纷将手里的好马,不管是原本预定给别人的,还是无主的,都赶往太仆府。 看看能不能被王室看上,买个天价。 这样做明显是违约的,但是在高额利益面前,违约也就违约了。 大不了赔点钱给预定马匹的买主就是。 大秦本地几乎不产马,咸阳马贩皆是来自山东诸国与犬戎等地。 他们可没有老秦人那么实诚、那么直心肠、那么讲究信誉。 有钱不赚那是蠢蛋。 在数倍、甚至数十倍、百倍的利益面前,这些马贩果断选择违约。 仅是郎中令带着马骨回来当天,太仆府便买到两百匹良马。 当然,也是出了大价钱。 最便宜的也是平时的两倍价钱,有些少见的好马甚至是平时的五、六倍价钱。 今日,咸阳马贩们皆是赚的盆满钵满。 几乎所有的马贩都连夜离开咸阳,奔赴往各自的进货地,去搜寻良马,再贩卖到秦国太仆府。 嬴政听到太仆汇报今日收获后,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