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-《伐清1719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哦?孙嘉淦,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?”那蒙古人脸上带着几分怒意,他又望了一眼宁忠义,冷哼道:“此等人物如何能够参与到蒙古诸部与大楚的谈判中来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谈判,是重新定下蒙古秩序。”赵显泰轻飘飘地丢出了一句话,像谈判这种事情,他们还不够资格。

    蒙古人脸色更是大怒,道:“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,岂能由大楚一言而决之?”一旁的蒙古人也都是做出了不愉的神色。

    孙嘉淦此时却插进了话头,笑道:“十六部四十九旗?倒是好大的口气,可是你一个小小的察哈尔正黄旗能做什么决定?即便是要谈,那也是跟喀喇沁、土默特还有鄂尔多斯他们谈。”

    察哈尔正黄旗旗主扎鲁特脸色顿时一变,在没有介绍的情况下,对方却将自己认出来了——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,他对于蒙古各部的了解,恐怕比自己想象的更深一些。

    而对于孙嘉淦这番话,扎鲁特并没有什么反驳的余地,因为对方说的是对的。

    在如今的三大蒙古势力当中,漠南蒙古的实力算得上是最差的,先不说跟准格尔部相比,就连漠北的喀尔喀蒙古都多有不如,而在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当中,察哈尔八旗又是实力最为衰弱的部族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自从察哈尔被后金大败之后,就被当时的皇太极给彻底收编了,还编成了察哈尔八旗,可以说控制笼络的程度是最深的,这种控制和笼络体现到如今,却使得察哈尔的马队几乎都被清廷控制,也都损失在了北伐战场上面了。

    如今的察哈尔部族,几乎到了最为危急的时候,可以说只要宁楚出兵,察哈尔连组织一万骑兵的实力都已经没有了,顶多也就是几千老弱病残,根本不足为道。

    在扎鲁特脸上开始冒出冷汗的时候,宁忠义的脸上却是微微一笑,看来孙嘉淦此人的确有其独到的一面,只是怎么用还要再观察观察。

    孙嘉淦端着茶杯喝了一口,轻声道:“眼下更关键的是,不是大楚需要漠南蒙古,而是漠南蒙古需要大楚,至于其中的原因,我想就不用多说了。”

    扎鲁特沉默了,眼下的漠南蒙古诸部,的的确确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。

    首先,自然是在断绝了来自内地的粮草贸易后,漠南蒙古已经根本没有足够的粮草来渡过这个冬天,倘若宁楚不伸出援手,只怕眼下漠南蒙古中人丁将会锐减;其次,经过北伐之战后,漠南蒙古实力锐减,将来根本不用宁楚动手,就会被准格尔直接吞下去。

    至于投靠准格尔的建议,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漠南蒙古首领们的赞同,原因很简单,在大清针对准格尔持续数十年的战事当中,漠南蒙古一直都是其中的主力,可以说跟准格尔部结下了血海深仇,一旦投靠准格尔,他们这些漠南蒙古首领只怕也难逃一死。

    至于投靠漠北蒙古,则根本没有这个必要,因为对方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去拯救他们,甚至漠北蒙古自己都在准部面前,都没有什么自保能力。

    说来说去,只有大楚才是漠南蒙古当下唯一能够寻求帮助的角色,他们已经别无选择。

    扎鲁特涩声道:“孙先生果然厉害,可是我们都是长生天的子民,就算是投靠大楚,要得到察哈尔应该拥有的地位.......”

    “什么地位?札萨克?”

    孙嘉淦几乎是用一种同情的眼神望着面前的蒙古人,他似乎根本不了解现在的情况,当年大清在漠北实行札萨克是什么时候?眼下不要说他们,就连漠北蒙古也不可能得到札萨克的头衔。

    前面说过,札萨克基本等同于王爷身份,甚至要比王爷的权力都更大一些,在札萨克的封地内,山川、河流、山林、牧地、田产均归其所有,且不向政府担负任何徭役、税赋。人民统归其管辖并交纳赋税,承担徭役,而且札萨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。

    在宁楚实现新政的今天,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取得这样的地位。

    扎鲁特目光咄咄地望着宁忠义,道:“如果朝廷能够答应让我们成为札萨克的条件,漠南十六部四十九旗眼下就可以投降大楚,成为大楚在漠南的藩臣。”

    宁忠义根本连考虑都没有考虑,摇头道:“不可能,札萨克不会再授予任何人,不要说漠南蒙古,就算是策妄阿拉布坦都不可能得到这个称号——如果漠南蒙古因此有别的选择,你们现在就可以走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