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决心-《伐清1719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任何大臣心里都明白,不能指望清军精锐南下,否则一战若是损失太大,只怕八旗都没了——因此八旗绝不能动,不光如此,还得随时准备着跑路。

    到了这个阶段,雍正算是明白了张廷玉的良苦用心,他对于八旗的深刻了解,已经使得他看到了目前的结果,然而雍正还并不想就此认输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,雍正不甘心,如果没有将最后的筹码放在战场上,就此选择退出关外,那么他这几年的兢兢业业又是为何?

    雍正之所以努力推行新政,得罪士绅,得罪宗室,编练八旗新军,为的绝不仅仅只是在四年后灰溜溜退出关外,甚至还是在一仗都不打的情况下退出去,他不会就此甘心。

    更何况,也不仅仅只有雍正不甘心,甚至是其他的八旗亲贵,他们也不会甘心,特别是已经训练了许久的八旗新军,倘若只是为了这样的结果,又何苦来哉?

    因此,在接到了这一连串的求救信息之后,雍正深深思考了许久,他终究要踏出那一步。只不过在踏出去之前,他还得看看新军的情况,至少不能在糊里糊涂地走上战场。

    “苏培盛,摆驾西山新军大营!”

    自从纳尔苏因为贪腐被雍正下狱,后来又被放出来带兵以后,他表面上便已经在洗心革面,每日里与士卒同吃同住,甚至还亲自邀请一些懂得军阵知识的西洋人来军营里帮助训练,一时倒也让雍正感觉到几分满意。

    可是不论面子上的花活再怎么好看,真正的核心点依然还没有彻底解决,那就是军备还没有准备充足,至少还有一成半的士卒在用旧式的鸟铳。

    因此,纳尔苏在收到了雍正要前来巡视的消息之后,当下也有些无奈,他连忙带着全军的将领们,赶到西山大营营外五里,迎接正在一路前来的御驾。

    望着面前风尘仆仆的八旗新军都统制们,雍正倒也没有别的废话,直接凝重道:“山东、河南战况危机,朕需要看看八旗新军如今的状况.....”

    “嗻,奴才遵旨。”

    纳尔苏带着八旗新军的各镇都统,像第一镇都统鄂善、第二镇都统觉罗伊礼布、第三镇都统拉锡、第四镇都统查郎阿以及第五镇都统那苏图等人,齐齐跪在地上,大声应诺。

    雍正对八旗新军十分重视,所委任的八个镇的都统都是八旗内部的精英,来历相当不凡,纳尔苏就不说了,像第一镇都统鄂善原本就是军中宿将,第二镇都统觉罗伊礼布在之前也是军中悍将,第三镇都统拉锡原来是老十四的侍卫,后来投靠了雍正,因此也受到了重用,至于其余人也各有军功。

    在这些各镇都统之下,副都统都是三十来岁的满蒙八旗青年才俊,因此先不看他们的带兵能力,首先体现了一点,那就是高层位置几乎没有汉人的位置,而这十分符合雍正的想法。

    众人一路簇拥着圣驾,往新军大营中前进,只是还没有完全走进军营,便已经看到了一排排的八旗新军士卒,正排列着阵型等待着雍正的检阅,只是或许是天气的缘故,军士们情绪焦躁,阵型隐隐有些混乱。

    “启禀皇上,如今西山大营仅仅只有新军一部,六万余人,还有四万人分驻其他大营,众人听说皇上要来,心里喜不自胜,早早便站在了这里等候,只盼得一睹天颜!”

    纳尔苏一脸殷勤地在前带路,他前番因为贪腐事,几乎差点丢了脑袋,而如今脑袋虽然保住了,可是平郡王的爵位却给丢了,因此也不得不小心应付,只盼得皇帝能够将爵位重新封还。

    雍正望了一眼八旗士卒们,脸上有些沉默,只觉得似乎有些不对,可是也不知道哪里不对,当下也便挥了挥手,“将士用命,朝廷自然不会有半分亏待,还需好生激励将士,来日杀敌报国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