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冯平文苦着脸回应。 这哪里是问题,分明就是大麻烦。 傻子都能看得出来,秦岳年明显倾向于把这间店面卖给李天宇那小子了。 而且看这情况,真的很难再逆转了。 不过冯平文干这一行干了将近二十年,也算是老房产经纪人了,他眼珠子一转,决定要尽快转移话题。 他马上问道:“秦先生,我倒觉得这边的店面,还是做饮食更合适一些,毕竟这里是五里屯的美食街,酒吧虽然也做餐饮,但主要还是喝酒。” 冯平文又看了一眼李天宇,又笑呵呵地说道:“秦先生,去酒吧的都是些什么人,您可能也清楚,这类人怎么可能会看书呢?客户群体完全不一样嘛。” 陈榕马上接过了话头:“说的是啊,我有几个朋友平时也泡吧,他们可都不看书的,不仅如此,他们一看到书,就头疼。” 张国阳点点头:“我觉得李先生还是太天真了,这样的生意不可能成功。” 李天宇瞥了这些人一眼。 这三个人还挺牛批的,你一言,我一语,想把李天宇的事情搞臭。 但在李天宇眼里,这些人就是小角色,根本对他构成不了丝毫威胁。 平心而论,图书酒吧这个点子,确实不够成熟,有不少需要推敲的地方。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方案没有可行性。 相反,李天宇并不认为喜欢泡吧的客人就不读书。 就比如光临清吧的客人中,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学历相当高的人,其中还有做媒体的,做实体杂志的,甚至还有大学老师和教授。 而且李天宇认为图书酒吧,本身就是一个营销推广的噱头。 这间店面肯定要重新装修,而且会是大修。 到时候图书就是重要的主题元素,只要进行足够的推广,很多人会慕名而来。 到时候再进行高强度的宣传,做一些活动,很快就能成为网红酒吧。 不火? 根本不可能。 李天宇敢打赌,只要网红效应挥发出来,就算酒吧里的酒品、餐食定价高一些,顾客们也是可以接受的。 关键还是氛围、逼格,还有话题度。 当然,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让秦岳年答应将店面让给他李天宇。 这一点,李天宇还是有信心的。 其实秦岳年要的只是个态度,也就是让书店这个概念留存下去,至于经营得怎么样,并不是他主要关心的内容。 于是,没等三人再继续说下去,李天宇便笑着应道:“谢谢三位,你们还真是挺为我的生意操心的,不过我们做的是清吧,顾客群体可能跟你们想象得不一样。” 陈榕冷冷地说道:“有什么不一样的?清吧我又不是没去过。” 李天宇瞥了陈榕一眼:“你的意思是说,你也不喜欢读书喽?” 陈榕怔了怔,突然发现自己掉到坑里去了。 而且还是李天宇给挖的坑。 别人不读书,是无所谓,但她陈榕的父母可都是知识分子。 陈榕出身于知识分子的家庭,而且还相当著名。 别人不读书可以,但你陈榕不读书就显得说不过去了,简直可以说是不屑子孙。 如果遇到别人还行,遇到秦岳年这样对国学很执着的人,那就别想讨到好去。 果然,秦岳年看向陈榕,脸上满是询问之色。 陈榕吞吞吐吐地解释:“我的意思是说,我是偶尔去,不经常……” 李天宇:“你喜不喜欢读书我不知道,但是来我酒吧里的顾客,素质都很高,比如秦老爷子的孙女就曾经去过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