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四十六章薛东来-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赵桓的第一个问题,就可谓是问到了刀刃上。

    此时皇帝为何在此处?

    因为西征啊!

    皇帝要打西边的耶律大石。

    而自己的丝绸已经卖到大食国了,那近一点的辽国有没有?

    肯定有!

    这个问题难道不是问到刀刃上了吗?

    一项小心谨慎的薛东来沉默了一下,才回答道:“确实有向大食国售卖,每年可以卖到一万件丝绸,不过,今年,因为西域战乱,草民正在想着要缩紧对西域的商贸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要缩紧?”

    “一是商路并不安全,二是契丹在西边崛起,与我大宋为敌,草民担心下面有人趁机向契丹售卖生活用品。”

    战争时期,作为一个大宋商人,再向西边卖东西,这可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。

    赵桓点了点头,但并未说话,而是转移了话题。

    “薛官人这些年的商贸越做越大,朕想让薛官人去接从长安到兴庆府的铁路工程,如何?”

    “草民何德何能,承蒙陛下垂怜。”薛东来心头一紧,皇帝这每一句话都带着试探,他到底想做什么?

    “听说薛官人前年在显州投了不少钱,显州百姓都很感谢薛官人。”

    薛东来背后出了一层冷汗:“陛下,大宋商人皆幸得于陛下新政,若非陛下新政,草民不过是街头食不果腹的臭叫花,草民之财,取之于民,而用于民。”

    “朕这两年也苦思冥想,朝廷现在对民间商业全面放开,以后大宋建设,还需要薛官人多多支持。”

    薛东来顿时冷汗如瀑,连忙站起来,走到中间,再拜下,惶恐道:“陛下!请加强对商人管辖,商可兴国,亦可败政!”

    “如何败政?”

    “商取民之财而赂官,官取朝廷之权,而贿商,官商相互,与当年官绅相互,并无异处。”

    “薛官人是不是言重了?”

    “草民句句属实,草民为商人,深知,面对巨额的财富,人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!”

    “陛下所著经济论乃我华夏古今之伟作,草民以为朝廷既应严管商人,又当鼓励百姓从商,商人要知道,商人的边界在何处,当权力与金钱深度交合在一起,是大宋之不幸,是百姓之不幸!”

    薛东来非常清楚,皇帝这次找自己来就是试探啊。

    若是自己回答不慎,城门口那十三颗脑袋旁边的位置就是自己的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