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-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赵桓仔细看着这树,想象着当年的李世民在这里种树的情景。

    回头自己回东京城,也要种一颗,等千年之后,让他们也观摩观摩朕种下的树的风姿。

    正当赵桓这样臭不要脸的想着的时候,古刹的小道上来了一些官兵。

    从他们的制服可以看出,似乎是捕快。

    与官差不同,与后世的影视里面也不同,宋代真实的捕快,地位很低。

    甚至算不上是正式编制,相当于是官府的临时工。

    而且入行门槛极低。

    官府常年需要办一些琐碎的事情,缺人手的时候,就只能快速从民间找。

    所以捕快这种小吏是不可或缺的。

    但捕快们收入很低,所以只能靠这份工作以权谋私,赚外快。

    神宗时代,做过改革,给捕快们发工资,稍微减轻了捕快作乱的乱象,但造成许多人走后门做捕快,恶意吃空饷。

    到了赵桓时代,朝廷对地方的管制,从事无巨细考核,到目标责任制转遍。

    即中央每年下发任务,地方官府自行创建税收,中央不再随意拨款,除非特例。

    地方官府自给自足,自然在人事方面有了节制。

    经过了十几年的改制,捕快已经被编入正职,乱象也减轻了很多。

    那些捕快的脚步非常快,似乎是来抓人的。

    古刹前面有小和尚,那小和尚双手合十:“阿弥陀佛,佛门净地,施主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捕头道:“我们是来抓人的,有一个逃犯逃到了这里!”

    “施主,若是有逃犯在这里,主持必然已经将其绑到官府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说这里有逃犯就有逃犯!这里有知县亲发的搜捕令!”

    说完,那名捕头很是凶狠地一把将小和尚推开,然后强行闯入进去。

    这倒是引起了赵桓的兴趣。

    赵桓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宋的捕快们拿人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赵桓就听到里面传来了打斗声。

    赵桓看了一眼韩世忠,道:“走,进去看看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