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九章耶律大石VS塞流柱联军-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虽说那些人只能说出新政的内容,无法描述背后的逻辑和原因。

    但聪明如耶律大石很快就将前后逻辑连上了。

    又回想起赵桓书中所说,更是感慨赵桓真乃天纵奇才啊!

    有那么一刻,耶律大石真想干脆带着人归附赵桓算了。

    和这样的为敌,不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但转念一想,赵桓去年在宋国的举措,他又不得摇头。

    对商人的放纵,就是你走错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吸取了这个教训,耶律大石在现在的辽国施行了朝廷绝对掌控商贸的制度。

    几乎由朝廷做掌控。

    辽国是接了东喀刺汗国的基础盘,前年又在喀刺汗国的王都进行了血腥的大规模贵族清洗。

    现在的政策执行起来难度非常低。

    辽国的人口并不多,不想宋国的百姓都是依附农田的固定关系,辽国的百姓有许多原本就是商人,或者放牛放羊。

    为了很好的管控,耶律大石采用了军队掌管行政的政策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全国各个路,最高掌管是军队统帅。

    军人的执行力肯定是最高的。

    例如兴办纺织厂、水泥厂,开采矿石,军工厂等等,都是由官府成立相关部门,采用军事化管理。

    耶律大石很清晰记得赵桓书中一句话:集中力量办大事。

    当然,他更喜欢另一句话:当速度足够快,石头可以在水上飘起来。

    这些话听起来仿佛很普通,但里面却蕴含着精炼的哲理。

    从去年开始,辽国几乎所有的生产需求,都被官府规划。

    大部分开始服务军队,一部分为了民间需求。

    也许是受到赵桓影响,与正统历史上不同,耶律大石在辽国开始鼓吹军队至上,征服至上的理念。

    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情报部门和细作部门。

    那卢婉清便是细作司的人。

    耶律大石的细作在大宋、塞流柱和天竺渗透。

    在大宋主要以挑拨内乱为主,在塞流柱和天竺,主要以刺探情报为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