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-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能为大宋皇帝陛下上九天揽月。

    其主帅吴,是当今大宋当之无愧,能与岳飞、韩世忠、种师中等人齐名的名将。

    帝**事学院留下了不少吴的兵书。

    同时,他也是无数热血男儿的偶像。

    这位在沙场上真枪杀出来的大将,有着钢铁的意志,以及雷霆般的执行力。

    枢密院的调兵函一到,吴便连夜往陇右青唐赶。

    不多时,吴领着军队已经到了青唐城门口。

    吴今年四十六岁,因常年在军中,尤其是镇守陇右,皮肤黝黑,面容粗糙。

    但却给人一种质朴、简单的感觉,他的眼神平日里看起来非常平和,并无军人的凛冽之气。

    若是脱下战甲,更像是邻家的叔叔。

    但他骑在战马上,身如渊岳峙,给人一种稳住之感。

    仿佛只要有他在,这片领地便如泰山一般稳固。

    卢云连忙收起所有的嚣张和跋扈,礼貌道:“下官参见吴帅。”

    他比吴的段位低,却也不属于一个体系,不过吴的气场太过强大,又是镇疆大将,卢云自然不自然就恭敬地行礼了。

    吴疑惑道:“卢指挥使,这是?”

    他一开口,明明声音不大,但每个人都能听得清晰。

    在风中,他的声音有极强的穿透力。

    即便现在已经四十六,但吴依然气息洪如大钟。

    卢云便将所有记录在案的手册呈递给吴,吴翻看了一遍,眉头紧紧锁起来。

    接到调兵函,吴便知道陇右有变,所以十万火急赶回来,没想到如此之快,若是再晚一步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数日之后,东京的赵桓收到密报:顺义郡王与各部领密谋谋反,被当场抓获,正押往京师途中。

    青唐、湟州两座陇右重镇皆已有重兵把守。

    这一日,翰林学士石洵来延福宫。

    “陛下,青唐与湟州已各有小学和中学五所,共能容纳学生一万人,能够满足青唐和湟州所需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,许多人,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因为他们认为,在家里种地和去草地牧羊,比去读书,更有用。”

    赵桓心中了然,人的行为都是根据自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来展。

    读书确实好,但读书是长期投资,回报在将来。

    许多人家里吃饭困难,是不会考虑长期投资的。

    而且陇右因为地处边境,高原地带,要展工业其实很难。

    那里的就业环境非常原始,条件最好的青唐城土地肥美,适合农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