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前方的敌报已经传来了:乃蛮部愿意臣服伟大的大宋天子,尊大宋天子为天可汗。 亦难赤汗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赵桓,心中阐明自己愿意永远归附大宋。 你早不写,晚不写,等朕来了再写,当朕是傻子么? 赵桓心里想着,无论亦难赤把话说多么好听,他对大宋出兵了就是出兵了。 侵犯了大宋的国界线,该付出的代价,一分部许少。 这种缓兵之计,对他赵桓来说没有用。 而且,你不写信还好,你这一写信,这不就有点可疑了么? 要么是缓兵之计,要么就是真假虚实。 用某一位伟人的说法: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,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。 如果是缓兵之计,必然是在找援兵。 如果是真假虚实,必然是想迷惑朕,趁机达成另外一个目的,来影响占据。 总之,赵桓是不相信亦难赤汗会真的投降归附的。 就算他真的想投降归附,赵桓也会装作没有听到,没有看到,什么都不知道,就是要弄死你! 这一日,皇帝在兴庆府,与岳飞商定了北伐草原的战略。 兵分三路,吴玠的揽月军从西平府出兵,皇帝的中军便从黑水城出兵,而折可求则负责东线。 三军目标就是乃蛮部王庭,直到将乃蛮部王庭踏平为止。 岳飞进言道:“陛下,臣担心陛下北上草原之际,鞑子趁机攻击陇右都护府,对我大宋西线进行施压,以围魏救赵之计,化解草原危机。” 赵桓一听,顿时觉得岳飞说得有道理。 “朕现在给钱盖写一份信,让他务必加强防备。” “陛下,臣倒是有一计。” “爱卿请讲。” “西北蛮夷蠢蠢欲动,那亦难赤汗必然会鼓动西北蛮夷从西线掣肘我大宋,不如就将计就计,引诱蛮夷进入陇右都护府,臣带领五万大军秘密前往西平府瓜州,待蛮夷深入,臣从北面突袭蛮夷,与钱盖钱相公挥师。” 岳飞接着道:“若是蛮夷按兵不动,并未犯我陇右都护府,臣驻扎在瓜州,可随时北上支援陛下,从侧面打击亦难赤。” 赵桓觉得岳飞的提议非常好,他同意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