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徐处仁有些蛋疼,他想着避开宗室的话题,但皇帝已经明说了,叫你来不是问你怎么处理官员的,因涉事的官员,肯定都是要处理的。 现在让朕头疼的是,宗室当如何处理。 家丑不可外扬,当年的肃王案已经让皇室蒙羞了。 徐处仁猜测着皇帝的心思,皇帝肯定是要处理宗室的,不然不会叫自己来。 但皇帝又不想公开处理,毕竟太过骇人听闻,这事传出去后,皇室的威信将为受到打击。 “陛下,既然济王如此热爱粮食,何不将他调到盛产粮食的交州之地?” 徐处仁这么一说,赵桓眼睛就亮起来了。 交州啊? 好地方啊!隔壁的真腊更好,把济王往那里扔,再给他一支军队,让他在那里圈地为国。 反正这个时代,那些小国是没有严格的国界的,有大片大片空地闲置着。 如果真腊不答应,就给济王增加兵力。 赵桓老早就想着要把赵宋的宗室们各自发配到其他的地方,例如南洋塞一大批,漠北塞一大批。 以后征服的南半球大陆,又塞一批,还有更远的西方。 这就是当年周王室的分封制度。 分封制度有利也有弊。 弊端就是后期容易尾大不掉,但利也很明显,大大减少了初期的管理成本。 有点类似后世那些大型城市加盟商的概念,可以加速地盘扩充的速度。 不仅如此,还可以为中央帝国竖立一些潜在威胁,不至于中央帝国在大一统中,越来越保守,以至于让所有的矛盾都停留在了帝国内部。 从而导致内斗越来越严重,制约各项文化和科学的发展。 只要这种潜在的威胁不是异族的威胁就可以了。 即便哪天,某个诸侯王要反,那也是同族的战争。 那之后的事,赵桓就操心不了了。 他也只是一个凡人,哪能帮后人解决所有的问题,江山能否坐稳,还不都看自己的能耐。 即便是秦始皇,够牛了,生前操心了那么多,继承人出了问题,帝国也是分分钟崩了,那能怪秦始皇吗,还不都是胡亥那头蠢驴自己脑残。 和徐处仁简单聊了聊,赵桓就让徐处仁退下,然后,他自己开始梳理所有宗室。 那些锦衣玉食的宗室们还并不知道,此后,他们的命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