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9章 天……塌了!-《北颂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寇季不等寇天赐再次开口,就唏嘘的道:“有个家伙,从那个地方抢了一些女子,差点灭了一国。引发的毒物,遍布天下,几百年也没有消除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一人染上,全家都得倒霉。”
    寇天赐难以置信的道:“什么毒物如此恐怖?”
    寇季瞥了寇天赐一眼,淡淡的道:“梅毒!”
    “梅毒?”
    寇天赐没听说过,他脑子里转悠了许久,盯着寇季问道:“爹,您说的那个家伙叫什么,是不是大食人?您说的这些是不是大食书籍上记载的?”
    寇季盯着寇天赐,很想跟他说实话。
    很想告诉寇天赐,大食的书籍上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东西。
    因为那是发生在四百多年以后的事情,干这件事情的人叫哥伦布。
    可这话说出去,寇天赐肯定不会信。
    寇天赐若是信了,那他麻烦就大了。
    所以寇季只能点头道:“是在大食的书籍中看到的。”
    寇天赐得到了肯定的答案,急忙又问,“书在哪儿,我也想看看。”
    寇季摇头道:“我已经将那本书给烧了。”
    寇天赐一愣,有些失望的盯着寇季,“爹,您在暴殄天物……”
    寇季翻了个白眼,“老子在拯救天下。”
    寇天赐撇着嘴看着寇季,不相信寇季的话。
    寇季冷哼一声,“你只觉得那东西新奇,你有没有考虑过那东西的危害?若是有人存心不良,想弄死我们父子,或者弄死你岳父。
    他们飘洋过海去那片地方,弄几个那样的女人,塞到大宋或者庆国,你猜猜下场会如何?”
    寇天赐吓的哆嗦了一下,呼吸沉重的道:“以大宋文人荤素不计的秉性,要不了多久,就会传便整个汴京城。然后就是……天下?!”
    寇季冷笑道:“知道厉害就好。”
    寇天赐十分果断的道:“爹您烧的好,那种祸害书就应该烧掉。”
    寇季指了指码头,“以后你多盯着点,别让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出码头。”
    “一辈子?”
    “代代相传。”
    “要不要告诉我老泰山?”
    寇天赐下意识的问了一句。
    寇季斜眼看向了寇天赐,“你活腻了?”
    寇天赐愣了一下,“有问题?不提醒我老泰山,万一他被人算计了怎么办?我还指望着他能长命百岁,我好仗着身份,从大宋多捞点好处呢。”
    寇季瞪了寇天赐一眼,“别光顾着捞好处,你的先看清楚你老泰山身处的位置再说。你要将此事告诉给你老泰山,你信不信那东西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在这片土地上?”
    寇天赐愕然道:“不能吧……”
    寇季冷哼道:“你那个老泰山就睡在一个毒库边上,你告诉我不能?从古至今诞生的皇族多了,在家里整一个毒库,把毒药当成利器用的,就只有你老泰山一家。
    牵机药就是你老泰山家的特产。
    不信你回去问问你媳妇,说不定她手里就攥着一份保命呢。”
    寇天赐听到寇季的话,只吸冷气。
    寇季见寇天赐吓的直吸冷气,一脸鄙夷。
    小小的牵机药就吓成这样了。
    他要是告诉寇天赐,那个足以祸害整个世界的毒物罂粟,在各家药房都有,寇天赐会不会当场吓死?
    寇季鄙夷过寇天赐以后,背负着双手,觉得心里很累。
    默默的拯救世界很累。
    默默的操控世界的走向也很累。
    也许木船蜕变成铁甲战舰、火器蜕变成武器以后,就不用那么累了。
    他想要的种子已经到手了。
    该种植和培养了。
    那些种子中有适合在庆国种植的,也有不适合。
    比如产出工业最重要原料的橡胶树。
    那玩意儿庆国就种植不了。
    寇季必须考虑如何让大宋、东天竺、西天竺、流求帮忙种植。
    狄青封地以北的地方完全没有人管,但是那地方种植不了。
    以寇季如今的身份地位,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用放大镜看。
    所以他想悄无声息的种植橡胶树,根本不可能。
    只能合作,最好是正大光明的合作。
    可以告诉所有人那东西能产胶。
    但是庆国要借助那些树胶做什么,倒是可以隐藏。
    侧重点可以在西天竺国。
    因为西天竺国目前看来还是自己人。
    自己人帮忙种植,不用受制于人。
    等到以后发展起来了,就可以卡技术关。
    手握着所有核心的、顶尖的技术,就能卡住所有人脖子。
    具体如可卡脖子,以后再说。
    现在先把种植任务满足了再说。
    寇季和寇天赐父子一直待在远处看着曹志、曹湛等人杀人放火、洗洗刷刷,等到他们将残骸收拾干净了,坐着船离开以后。
    父子二人才派人去收拾曹湛等人送回来的种子。
    然后重新用石灰水清洗了曹湛等人待过的所有地方,清洗不了、或者没办法彻底清洗的,直接焚毁。
    盛放种子的东西,也被一并焚毁。
    父子二人将所有种子弄到了二十多里外以后,才开始一一辨认。
    曹湛等人带回来的种子很多,寇季认识的不到百分之一。
    但也足够了。
    不过大部分种子,跟寇季印象中的种子完全不一样。
    寇季也是凭借着连猜带蒙,才勉强辨认了百分之一的种子。
    相差了几百年时光的种子,中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。
    毕竟,后世用的许多种子,大多就是经过了许多代精心培育的。
    培育出的种子,跟原种都存在着差异。
    寇季现在拿到的都是原种,而不是经过许多农业科学家培育的精良种子。
    所以辨认困难很大。
    寇季将自己认识的一些种子,取了一部分,准备自己亲自培育,剩下的种子也取了一部分,准备交给庆国专门执掌农桑的衙门培育。
    此外,还得取一部分和大宋一起培育。
    培育的地点就选在大宋交趾府等地。
    气候会相近一些,培育起来更容易。
    等到东西种出来以后,再次甄别的话,寇季又可以甄别出许多有用的东西。
    不过寇季不能自己找上门,必须等到某人主动求上门才行。
    寇季敢肯定,自己虽然离开了大宋,但某人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。
    只要他有一些反常的举动,某人就会自己送上门。
    在看过了某人送过来的密信以后,寇季对某人已经没有怨气了。
    某人确实在谋划一桩大事,一桩寇季没办法公之于众的大事。
    事成以后,功德无量。
    寇季没办法不支持。
    寇季虽然离开了大宋,但是根在大宋。
    准确的说,所有流落在外的华夏人,根都在哪里。
    寇季可以不在乎大宋的满朝文武,但不能不在乎自己的根。
    在现代如此,在古代更是如此。
    所以他没办法对大宋的一切置之不理。
    大宋若是遭遇外敌,寇季一定会率领庆国兵马入大宋相助。
    不仅仅是寇季,朱能、李昭亮、刘亨、曹佾、种世衡等人都会如此。
    不是他们大公无私,是他们的根在大宋,他们不可能置身事外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