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 龙椅大战,红薯为正妃!-《诸天: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她身体敏感,轻颤不止。

    李长安轻笑一声。

    “红薯好大的野心,看来王妃满足不了你,你是想当皇后啊。”

    红薯轻轻附在李长安耳边,“臣妾……不敢。”

    脸色潮红如粉桃,一头青丝散乱在龙椅上,衬托得她身体愈发白玉腴美。

    一刻千金,这会儿估计去好几千黄金了,“殿下。”

    不知为什么,在这龙椅之上,李长安好像永远不会累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天后,李长安昭告天下,将沙、凉、属、青四州正式纳入唐国领土。

    他正式封了红薯为王妃,既然都造反了,也不管什么侧妃数量的限制了,徐渭熊、薛宋官、呼延观音、裴南苇、鱼幼薇都封了侧妃。

    至于徐脂虎和赵凤雅,只能作为侍妾,而且此后也只能是侍妾了。

    青鸟和姜姒还想贴身保护李长安,只好先不册封,等日后天下太平了,再封这两位为妃吧。

    三个月后。

    天下局势依旧动荡,徐凤年疯狂的向东扩张,已经快拿下蓟州了。

    赵炳一路北上,也杀到了泉州,距离太安城也就数十里之遥。

    徐凤年和赵炳两人,对太安城形成了夹击态势,太安城岌岌可危,可战之军已经丧失殆尽,满朝文武焦头烂额。

    也正是在这个时候,徐凤年和赵炳开始和谈,两人密谋瓜分离阳天下。

    因为徐凤年没有实力对抗离阳的年轻宦官和钦天监炼气士,就算占据了太安城他自己也不安全。

    而且赵炳军力也不弱,双方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将赵淳父子赶下皇位,再继续争夺天下。

    北莽屠了十座县城之后,幽州全境再也没有抵抗了,终于彻底占领了幽州。

    但是,大批幽州的百姓都逃到了临近的凉州,在北莽治下就算能活命,也只能做下等人,生杀予夺全部由人家说了算。

    百姓们听说了凉州收纳幽州难民,能跑掉的都跑了。十几万人的难民进入凉州,其中的五六万青壮自愿从军。

    这三个月里,四州境内的各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的进展,凉州在诸葛亮夜以继日的辛劳下,既消化了难民,也训练了新军。

    西蜀、青州等地的征兵也在进行,现在李长安需要扩大兵力,和北莽的对抗最缺的就是兵力。

    李长安来到了凉州,开始亲自准备和北莽的战事,因为种神通在幽州的种种迹象都表明,北莽马上就要大举反扑。

    潼门关,是凉州和幽州的边界。

    李长安已经在这里聚集了十余万兵马,而种神通再次集结大军三十万,目标正是潼门关。

    这一次,双方都已经养精蓄锐,这次决战将决定天下局势走向。

    若李长安胜,则幽州、北莽南部都会纳入版图,北凉王府所在的陵州也会被唐国团团包围。

    若种神通胜,则凉州、青州、西蜀三州之地,都会被北莽攻占,北莽将真正深入离阳腹地。

    落日当空。

    李长安安坐在城楼,身后是诸葛亮和顾大祖。

    现在的李长安,比之前任何一场大战都安心。

    之前他总是弱小或者被攻击的一方,但是现在经过了几个月的休整,对于战胜北莽满怀信心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北莽骑兵南下之后,攻打关隘本就是很蠢的行为。

    作为草原势力,骑兵对骑兵都打不过唐军,更何况攻城拔寨了。

    不过他也理解慕容女帝的心思,要真正南下逐鹿中原,攻城之战是少不了的。

    在幽州吃饱喝足的北莽骑兵们,一个个燃烧着旺盛的杀戮斗志,手举弯刀,嘶吼震天!

    “杀!杀!杀!”

    数万凶悍的北莽骑兵停在了潼门关前数百丈,令行禁止,整齐划一。

    就连诸葛亮也忍不住感慨,“到底是劫掠起家的军队,现在劫掠了幽州,气势更旺盛了。”

    一位身着狼头重甲的北莽大将一马当先,开始在关城前叫阵。

    “本将大将军麾下先锋耶律东床!”

    “我北莽百万大军即将南下,李长安速速打开城门,本将尚可给你们留一条活路!”

    “若是等到百万大军踏入凉州,幽州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!”

    这位北莽大将的奋力嘶吼,迎来的却是无情的箭雨!

    耶律东床恼羞成怒,对着数万精兵喊道,“儿郎们,李长安不知好歹,我等该当如何!”

    冒着箭矢冲锋的北莽兵士们,齐声呼应道,“屠城!”

    “屠灭凉州!震慑南蛮!”

    北莽大营中旌旗招展,鼓声震天,北莽士兵架着云梯开始攻关。

    关城之上,是最精锐的陌刀卒和白毦兵,还有天下第一楼的高手们将攻城巨石打散。

    在如此精心的准备之下,李长安有信心不让一个北莽士兵登上城墙。

    这些北莽士兵是新集结来的,并没有经历堰甲湖大战,本以为这座关城也和幽州的城池一样脆弱。

    但是,所有登上城墙的士兵全部被斩杀,攻城的巨石更是无法靠近城墙!

    到了这时候,北莽士兵才发现,这座关城要比北牢关更为坚固!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