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敢跟太子叫板的青年商人,是内廷司的密探。 庆帝下了死命令,要拍到《咏雪》挂在祈年殿中做纪念。 这首诗是南庆文坛崛起的标志,庆帝不允许被乱七八糟的人拍走。 李长安在办拍卖之前,对他的诗字画大受欢迎是有预料的。 名家字画,名气为先。没有名气的人,字画再好也卖不出好价。 但是,如果名气响亮,字画质量还过硬,一定能卖出高价。 要是作品能够和重要大事件绑定,还能获得额外的收藏溢价。 李长安的三幅字画,都满足这个条件。 《咏鹅》是大诗人李长安的第一首诗,《咏雪》是南庆在文坛上首次击败北齐的标志,《咏针》则有羞辱北齐的含义。 当然,李长安猜不到背后的神仙们如何操作。 但是他知道,三幅字画必然要爆出天价! 这次字画卖出的白银固然不少,可以积累第一桶金,同时名气暴涨也是李长安需要的。 现阶段,朝局形势、夺嫡党争、齐庆之争都和李长安没有关系。 李长安可不是酸腐文人,一定要证明自己的字画值多少钱,他要的只是钱财! 不管神仙们斗成什么样子,只要把黄金白银留下都好说! 他的目的是赚到钱财和名声,冲击文艺、财富排名,提升在庆余年世界的影响力。 有了大量财富,才能养得起罗网,将罗网真正覆盖天下。 建立了成熟的罗网,李长安才能在后续崛起过程中占据主动,进退自如,不至于被形势牵着鼻子走。 拍卖会上,因为太子殿下的默许,几个富户立刻发力。 那位青年商人,无视各种高官权贵的眼神暗示,叫价十分犀利。 “黄金万两!” 哗!现场沸腾了! 李长安乐了,赶紧涨!越高越好! 没多久,京都城就传遍了,永王殿下的字画拍到黄金万两! 万两黄金,官方兑换十万两白银! 这一声喊价,直接连计量单位都变了。 他话音刚落,此起彼伏的加价声再次响起来了。 “一万一千两黄金!” “一万两千两黄金!” …… “一万五千两黄金!” 现在每次加价,至少都是千两黄金,也就是万两白银! 范思辙已经快晕厥了,原来他以为司南伯府算有钱。 今天才知道,京都之中藏龙卧虎! “姐夫!姐夫殿下,我和我姐一起嫁过去……唔!” 捂上了范思辙的嘴,范建自己却是嘴里发苦。 这一次加价,就是他一百年的俸禄啊! 人和人的差距,也太大了吧! 二皇子的身子有些僵硬,他可想不到,诗书画也能如此赚钱! 第(1/3)页